(资料图片)
大数据比对锁定“漏网之鱼”
河南荥阳:打造法律监督模型推动落实从业禁止制度
本报讯(记者刘立新 通讯员王统)“我们将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上的生效判决信息导入模型,与企查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互联网平台上的数据进行比对,筛查出受过刑事处罚却依然从事食品药品领域经营的人员信息,梳理出从业禁止未落实人员清单,从而锁定这些‘漏网之鱼’。”近日,在河南省荥阳市检察院的一间办公室里,该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卢凯鹏正在介绍该院刚刚研发的一款法律监督模型。
这还要从一起案件说起。2022年2月,荥阳市法院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周某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同时,禁止被告人周某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假释之日起三年内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检察官发现周某的卤肉店经营仍处于存续状态。今年3月6日,荥阳市检察院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吊销周某的经营许可证。3月10日,周某的经营许可证被注销。
“尽管法律有关于食品药品行业从业禁止的规定,但在操作层面很多涉及从业禁止的判决书没有被送往市场监管局,市场监管局也往往以没有收到判决书为由不采取措施,致使从业禁止规定并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卢凯鹏介绍。
如何从源头上筛查出这些人员?卢凯鹏介绍,从业禁止目前存在入职查询难、在职管控难和数据共享难等问题,而破题的关键就是要打通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的数据壁垒。为此,荥阳市检察院着力打造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检察一体化法律监督模型。借助该模型,该院检察官将受理的食品药品领域案件的生效判决信息,以及企查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互联网平台上的数据导入模型,与互联网大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筛查出受过刑事处罚却依然从事食品药品经营的人员信息,从而发现行政违法行为监督线索。
据悉,依托监督模型进行大数据比对以来,荥阳市检察院共发现问题线索20余条,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4件5人,办理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案件3件。
[版面编辑:张子璇 石佳] [责任编辑: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