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的诸葛亮形象
文/宋延坤
(资料图)
对于这场一触即发的大战,刘备、孙权、曹丕和诸葛亮的心里又是怎么盘算的?他们是否实现了各自的目的? 从夷陵之战的结局来看,这些人当初打好的算盘,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
刘备: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一样,夷陵之战也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傅子》中甚至说蜀汉大军最后被消灭了八万多人。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刘备到底带了多少兵马参战?蜀汉的整体实力真的比孙吴强吗?
在这场夷陵之战中,孙刘双方的兵力相差不多。按照《三国演义》中的说法,刘备亲率七十万大军讨伐东吴,这纯粹是罗贯中的艺术夸张,我们不必当真。三国时期毕竟是乱世,受战争、灾荒、疫病等事件的影响,中国当时的人口锐减,整个益州的人口数量应该不会超过一百万人。即使兵民比例高达1:10,刘备当时掌控的兵力总数也就十万人而已,他去哪里凑七十万人的兵马?《傅子》里的说法也不靠谱,因为这首先是一部政论著作而非史料,争议不少,对于其中记载的一些事件,我们当成故事听听就可以。
综合《三国志》中各个细节的描述,刘备也就带了四万多兵马出征,加上蛮族首领沙摩柯等方面的帮手,整支部队的兵马数量也就是五万人左右。顺便也说一下,《张飞传》中指出,张飞接到刘备的命令后,带领一万兵马从阆中出发,不过,因为他被自己麾下的将领张达﹑范强刺杀,这一万兵马似乎没有顺利抵达夷陵之战的前线。
为了迎战刘备,孙吴一方又准备了多少兵马?《陆逊传》中说是准备了五万人左右。因此,从双方兵力数据来看,刘备纸面上的实力不比孙权强多少。再者,刘备毕竟是劳师远征,后勤保障方面的压力较大,而孙权以逸待劳,明显占据主动。谁的赢面更大?相信大家都能明白。
在兵马数量上没有压倒性优势,还面临着补给方面的压力,刘备怎么就敢打这一仗呢?在笔者看来,原因恐怕非常简单,这个时候的刘备就是过于自信了,在这种盲目自信和急于收回荆州的迫切心情影响下,他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和胜算。当然,这场大战的结局也证明了,击败孙权、夺回荆州终究是一场不切实际的白日梦罢了。
孔明:战与不战之间摇摆
老板执意要发动战争,作为集团内部的重要成员,诸葛亮的态度又是如何?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下,很多朋友认为孔明先生是反对伐吴的,但笔者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找不到诸葛亮反对东征的只言片语。那么,诸葛亮真实的态度又是怎样呢?在笔者看来,对于讨伐孙权这件事,诸葛亮的态度恐怕是既反对又支持。
诸葛亮有反对刘备讨伐孙权的理由吗?有。《三国志》中说,当蜀汉大军战败退回白帝城的时候,诸葛亮发出了这样的一句感叹——“法孝直(法正字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诸葛亮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如果法正还活着的话,他一定可以制止老板东征孙权的行动。就算不能制止,如果法正能跟老板一起出征的话,我们也不至于输得这么惨。”从这番话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知道这场军事行动的胜算不大,而做事向来谨慎的他,当然不会支持老板去发动一场胜算不大的战争。
既然诸葛亮在心里反对老板东征,他为什么不能像赵云一样,直接发出反对的声音呢?在笔者看来,恐怕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刘备东征的决心非常坚决,作为老部下的诸葛亮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他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没用;其二,诸葛亮幻想老板的东征能够取得成功。
诸葛亮既然知道自己劝也没用,那就只能幻想着老板的东征能够取得成功,因为只有打败孙权、夺回荆州以后,他也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简而言之,不东征肯定夺不回荆州,东征虽然风险很大,但毕竟还存在少许夺回荆州的希望,万一成功了,“兴复汉室”的终极目标,也还有实现的可能。
孙权:意图与刘玄德议和
对孙权来说,他肯定是不想打仗的,原因有以下两点:其一,虽然靠偷袭的方式得到了荆州,可孙权对荆州并没有实现绝对的掌控,这个时候如果仓促开启战端,会影响大局的稳定;其二,孙吴一方虽然实力不弱,却也算不上很强,并不具备轻松击败蜀汉的实力。那么,为了阻止妹夫刘备发动战争,孙权都做了哪些工作?
在孙权的授意下,诸葛瑾给刘备写去了这样一封信,他在信中这样说:“陛下您带着部队来到了白帝城,即将开启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恐怕是因为我们老板占领了荆州又杀害了关羽,让您怨念太深导致,所以您不愿意讲和。不过,在我看来,陛下您这样的话就有点儿不顾大局了,不如先听我分析分析。陛下您觉得,自己和关羽之间的关系更亲近,还是和汉室那些先帝的关系更亲近?荆州的得失,和天下相比,孰轻孰重?如此一来,相信您会认真考虑东征这件事是否有必要了。”
诸葛瑾这封信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他有用刘备“兴复汉室”政治主张倒逼其退兵的意思,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道德绑架。更为重要的是,诸葛瑾为了强化孙吴一方在道德层面的主动权,在信中对刘备使用了“陛下”这个称呼,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陛下”这个称呼只用于皇帝,刘备虽然此时已经登基称帝,可这个皇帝身份在合法性上是有问题的,而诸葛瑾在信中使用了三次“陛下”这个词,就等于孙吴承认了刘备皇帝身份的合法性。
孙权很清楚,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以后,大汉在名义上已经灭亡了,而刘备要想维护自己皇帝身份的合法性,需要有一方力量主动站出来承认自己的地位。不过,从刘备的进军步伐来看,孙权承认妹夫称帝这件事,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曹丕:希望借机控制孙权
孙权是一个政治家,面对来势汹汹的刘备,当然不会只想着备战和讲和,为了增加这场即将到来大战的胜算,他选择了再次和曹魏合作。为了从曹魏那里得到帮助,孙权都做了哪些工作?面对主动示好的孙权,曹丕又是怎么想的?
曹丕称帝后,孙权马上派遣使者前往北方,向曹丕表示自己愿意成为曹魏的藩属,顺便送还了当初被关羽擒获的于禁等人。对于孙权的反应,曹丕非常高兴,他马上加封孙权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简单来说,曹丕给足了孙权政治待遇。
曹丕为什么那么给孙权面子?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其一,对于主动投靠自己的人,应该给予相应的回报,这是曹丕作为一方势力首脑所必须要做到的。其二,为将来的南征做准备。我们都知道曹操拥有一颗统一天下的野心,曹丕的综合能力虽然不如自己的父亲,可他的野心也不小,让天下姓曹同样也是他的政治目标。无论是吴王、大将军还是荆州牧,这些职务都是曹丕作为曹魏皇帝送给孙权的,而孙权一旦接受了这些职务的任命,自己的地盘在名义上也就会变成曹魏的属地。如此一来,曹丕就拥有了政治和道德上的优势,将来南征孙权的军事行动就是内部的平叛工作,而不是对外的军事侵略,这两点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不过,曹丕还是高估了孙权主动投降的诚意,孙仲谋的谋略和隐忍胸怀非常人能比,这种人怎么可能会因为一时的安乐,而放弃自己谋求天下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