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下班,我冒雨跑去公司附近的面店,为了吃它 15 块一碗的牛肉面。左手的衣袖被雨淋得湿透了。因为加班,当时已经十点了,我很饿。牛肉面分大份和小份,大份要贵 3 块钱。我饥肠辘辘,但是忍了又忍,站在老板面前,纠结了三分钟,最终还是决定省下那 3 块钱。
牛肉面端上来,热气腾腾。我看着它,却生出一阵委屈。我从小努力念书、努力工作,辛苦了那么多年,终于在上海这座大城市里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我以为到了这一步,自己应该会自由、会快乐。
【资料图】
可我并不快乐。我依然像有强迫症一样去省钱。明明可以叫外卖,但是我不舍得花外卖费。明明我很饿但舍不得加3块钱。好像只有这么委屈自己我才安心。
这样的夜晚在我的生命中不断重演。即使在客观上我明明可以过得更好,但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在说, 那些更昂贵的消费、更松弛的生活,是我不配拥有的 。
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直到在编辑部里聊起这件事,同事们问我: 「你小时候,是不是被穷养长大的?」
这才想起,我确实是在「我们没钱」、「不要总想着满足自己」的规训下长大的。
是因为习惯了不被满足的生活,以至于即使有能力后也不愿意满足自己吗?还是因为「匮乏感」已经在内心深种,导致我无论拥有多少,都觉得自己生活在一种「短缺」之中?
无论如何, 童年被穷养的经历,大概是我长大后无法松弛的伏笔。
后来,我又仔细地去查找资料、采访心理咨询师,了解穷养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而我们可以怎么拯救自己。今晚,想和你分享一下。
穷养的关键不是现实中的贫富,
而是「精神上对匮乏的认知」
我家里其实不算穷。看了资料后也发现,「穷养」和家里客观条件上穷不穷,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
「穷养」的关键是: 不断被告知自己可以占有的资源是极端有限的,自己的需求是不正当、应当被极端压缩的,从而让自己成长在极端的主观匮乏感中,缺乏生存必须的安全感。
想过生日,想买某样东西,想寻求父母的认可、鼓励、安慰……这些需求在穷养孩子的父母那儿,都是没有用的、不必要的需求。养活你就不错了,你为什么还要要求那么多?
我们可以这么说, 所有的穷养都是精神穷养,因为哪怕物质条件不足,孩子仍可能拥有主观的充沛感 ——因为童年早期我们是很容易被父母的教育影响的。父母可能告诉这样的孩子,我们钱不多,但仍然拥有很多,你的需求仍然可以在父母的爱中找到一些方式被满足。
著名的电影《美丽人生》中,父亲欺骗一起关在集中营的儿子,我们在玩一场游戏,在集中营这样的环境中,都依靠自己为孩子塑造的精神世界极大降低了孩子的负面感受。可以说, 孩子最先感受到的世界并非真实世界,而是父母为他们描绘的那个世界。
但也有一些精神穷养是纯粹精神性的。孩子可能生活在还算不错的家境中,物质需求也被满足,但是父母很少给出孩子想要的认可,也不会对孩子索取爱的需求做出回应。 比如拒绝孩子陪伴的请求,贬低孩子出于爱给自己送的小礼物,永远让孩子觉得自己的需求不合理、最好不提。 我们今天讨论的“穷养”也包含这种虽然在物质上不穷,但在精神上穷养的情况,它对人造成的影响和物质穷养是类似的。
穷养被发现与一种养育风格相关——专制型的养育风格,即父母对子女物质、精神上的需求响应度都很低,却对子女有着高要求、高命令的态度和行为手段。
专制型的父母完全不倾听孩子的声音,也从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他们可能因为自己在童年不曾被爱,于是也缺乏付出爱的能力,甚至否定孩子对爱的需求。
它会让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一种很“低下”的存在,不配被爱。而唯有满足了他人(最初是父母)的要求和期待之后,「次要的我」才有可能得到一丝爱,需求才有可能被偶然和短暂地满足。
这样的感受,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丨短视,认知带宽变窄,从而自我设障
认知带宽(Cognitive bandwidth)是大脑在一段时间内处理信息的容量,「匮乏感」会让人习惯了长期把注意力放在当下即时的信息上。(Mullainathan & Shafir, 2013) 毕竟,当我们总不被满足、总因有所求而感到愧疚时, 也不可能对自己的未来有过多的畅想和期待。 长久以后,我们不知道如何去思考更长远、更宏观的事情,只能关注眼前有限的信息,这种现象就叫做认知带宽窄化。
被穷养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没有资源意识,更加害怕“投资”,只能抓住眼前能抓住的东西,反而因此陷入自我设障,不可能去追求实现自我潜能的最大化。
丨 “我很不配得”的尽头是讨好,讨好的尽头是内耗。
被穷养长大的我们,习惯了自我是一种「极端不重要」的存在,爱则是一种「高度条件化」的结果。久而久之,「只有完成他人的期待,我才可能小心地获得一些资源」的价值观会被我们内化。长大后,我们会在任何类型的关系中(人际、职场、家庭)都延续这种极低的自我价值感,小心翼翼,唯恐自己要的太多。
当他人对我们表现出不满意,哪怕不是自己的错,也会让我们卷入无休止的自我内耗中,再累也要去满足对方的期待,换取他人的喜欢、认可(Braiker, 2001)。
丨轻易地爱上一个人,也更容易进入虐待型的人际关系里
研究也发现,无论女生男生,比起富养长大的孩子,穷养长大的孩子在择偶时都会受到童年经历的影响(Duncan et al., 1997)。
女生会更容易因为“ta真的对我很好”而爱上一个人;男生则很在意获得他人的爱,哪怕要为此付出很大的努力(特别是金钱上的)。而只要对方对自己表露出爱意,男生就会很轻易地爱上对方。
我们也因为自我的“低下”感,更容易陷入一段虐待型关系中——这种关系给我们的感觉符合我们对自我的认知,是熟悉的。
丨无法松弛地享受生活
赚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穷养长大的人即便赚了很多钱也会觉得「还不够」,一旦涉及到花钱,就会很紧张,不敢用钱。这显然已经与赚钱的初衷相悖。这种紧迫感让人无法松弛地享受生活,因为“我的生存随时都可能因为钱不够而有危险”的感受已经从童年早期就深入骨髓。
以上是穷养的经历,带给我们的几个最典型和普遍的苦果。
「富养」长大的孩子,
生命状态更松弛、更具心理弹性、更敢去爱
我们在这里谈论的富养与穷养类似,指的也不只是物质上的富养,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富养。父母总是愿意认可我们的需求是正当的,让我们有充分的生存安全感,相信只要自己的要求合理,就有能力获取资源。
富养给孩子带来的就是面对生活的安全感和底气。它与另一种亲子教养风格有关—— “敏感型教养(sensitive parenting)风格”,有时也叫权威型教养。 这类父母在响应孩子的需求、行为指导上都恰到好处,对孩子的精神世界也十分关心,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内心感受,只在必要的时候提供指导、帮助。研究也证实了它是最“有效”的养育风格(Bachmann et al., 2022),能够达成养育目标,孩子在多项维度上都成长得更好。
哪怕家里经济条件差,父母有这样的教养意识,仍然能够实现富养。 拿想买一个玩具举例,富养的父母会仔细询问孩子「想要」背后的原因,和孩子一起沟通确认是否要购买,ta们更可能说:「能和爸爸妈妈说说,为什么你很想要它吗?」孩子遇到事情不开心,富养的父母会留出时间来陪伴孩子,耐心倾听孩子经历、情绪和感受,提供支持和安抚。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被富养的孩子会产生一种由内而外的「主观充沛感」。 Ta们很少自我怀疑,相信自己的价值,拥有对生活最纯粹的好奇心与兴趣,致力于体验更多元、复杂有趣的人生(Oishi et al., 2022)。
具体来看,接受富养、形成了主观充沛感的孩子往往会拥有这些(Bachmann et al., 2022)——
丨更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因此能构建高质量的人际关系
在成长过程中,ta们的情绪很少被否定,更多的是被看见、理解和关怀,这让ta们更早与情绪相处,并在父母的示范和带领下学会耐受情绪并调节情绪。也因此,更容易发展出能彼此倾听、能接住情绪、能互相理解的高质量人际关系。
丨良好的心理弹性,能勇于面对危机、打破世俗既定
Ta们可以更早地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权,遭遇失败时,父母也很少苛责ta们。这些都让ta们养成了更加良好的心理弹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潜意识里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有退路、有兜底的,所以不那么在乎「金钱」和世俗眼光。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ta们内心的真实写照。
丨安全的依恋模式,敢于爱、也敢于say goodbye
采取富养的父母们很少用「你不听我的话,我就不养/爱你了」一类的话来威胁孩子,相反,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和孩子说,「爸爸妈妈永远在,永远爱你」。
这种被爱着的确信感让富养长大的孩子不会试图通过被爱去证明自己的价值。ta们不会逼迫对方为自己改变,也不会为了讨好对方,而自我改变。Ta们总是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爱,并及时地结束一段不合适的关系。
被穷养长大,我们仍可以自我拯救,
重塑「主观充沛感」
丨扭转“稀缺思维”,再养育你的内在小孩
CBT认知行为疗法认为,对于人的任何情绪来说,外部环境和事件都只是诱因,人的认知才是主因。
比如,一个人在大城市里觉得很焦虑,看起来是大城市里昂贵的物价和忙碌的工作造成的。但其实,它们只是诱因,「买不起这些东西、应付不了这些工作的我是失败的」,这个认知,才是ta焦虑的真正原因。
所以,试着把你内在固有的认知都写下来,审视并反驳它们——
错:“钱是宝贵的,必须存下来”
对:钱是为了让我更好的生活,该用时就要用。
错:“失去了这份工作,我可能就没办法生活了”
对:生命有很多可能,总会有新的机会和出路。
以上只是两个小小示例,我们可以多记录、多反驳,通过这样的方式,你会慢慢找到爱自己的路径,再养育你身体里那个小小的自己。
丨安排固定的时间思考未来,并审视和质疑自己的“限制性信念”(limiting belief)
限制性信念,指的是那些会阻碍、限制我们发展的信念,它们多半源于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常见的限制性信念包括:
我不值得拥有.... / 我没有足够的.... / 我肯定做不到....
往往正是这些信念把我们的目光困住,让我们不愿意、也不敢思考更长远的事情。
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审视它、质疑它,问问自己:“真的吗?我真的不行/不值得拥有吗?这些想法是怎么出现在我脑海里的?”
你还可以把这些信念分享给你信任的、亲近的人,让ta们来帮你检验。这样向内和向外的不断追问,总会让我们心中的限制性信念动摇。然后,我们就可以跨越它们,思考更长远的人生了。
对于未来的思考不必非常具有落地性,甚至每次思考的内容都可以不一样,重要的是,让长期思考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重新拓宽我们的认知带宽。
丨花力气去觉察自己的需求,并好好回应它们
前面说到,被穷养的我们由于长期被告知“资源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慢慢地会觉得自己的需求是不正当的、应该被极端压缩、被忽视的。
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被压缩的自我需求,重新释放出来,再次重视它们。
学会常问自己这些问题:“我现在感觉到的情绪是什么?”“我现在身体的感受是什么?”“我现在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在识别这些需求的基础上, 有一个满足需求的简单公式:“需求——解决方案”。
它看起来很简单,比如:
累了,想要休息 —— 去休息
伤心了,想要安慰 —— 去找安慰
这个公式看起来很简单,但对于已经习惯忽视和压抑自我需求的我们来说,做起来不见得是容易的事。坚持一次一次地去感知和满足自己的需求,最终会像举哑铃锻炼肌肉一样,我们会慢慢地塑造起自己的“主观充沛感”。
好啦,今晚的分享,就到这里。
也许,被穷养长大的我们难言幸运,但也还好,我们还有漫长的一生,足够重新描绘我们的命运。毕竟人生从不是定局,你的生命叙事应该由你来撰写和讲述。
你可以牵着童年时那个受过委屈的自己,去一个更辽阔的天地中,因为你已经是一个有能力的大人啦。